当前位置: 道德讲堂 > 查看详情
道德力量 | “蓝领专家”孔祥瑞(二)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4-07 16:52:37

最新的洋设备也能改造




   2003年12月,孔祥瑞被调到天津港煤码头公司一队任党支部书记、队长。这是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他要掌控的是2001年才从美、法、日进口的价值8亿元的自动化系统联动传输设备。这对于一直与固定门机打交道的孔祥瑞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其实,如何保证对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改进与完善,使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不仅是摆在孔祥瑞眼前的一道考题,也是所有引进设备的企业都要共同解答的问题。

   面对挑战,孔祥瑞毫不退缩、迎难而上,他要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勤奋,摸索出一套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保证设备更好地运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与财富。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两年光景,孔祥瑞的努力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自动化设备中的翻车机承担接卸到达列车任务,每列车54节,翻车机每摘钩一次翻倒出两节原煤。原摘钩杆通过一个相互垂直的杠杆带动液压轴完成摘钩操作。由于垂直杠杆为一次压膜成型钢件,使用时应力集中,容易损坏,经常摘不了钩,造成每月停机十几至二十几次,而且维修费时费力,直接影响卸车效率。孔祥瑞通过研究力学原理,找出“缓冲杠杆自身承受应力,简化维修更换程序”两个突破点。以方形中空连接代替垂直连接,由法兰盘连接方形与横向杠杆,并将每摘钩一次翻车两节分解成一节,不仅缓冲了杠杆承受应力,延长了摘钩杠杆使用寿命,且拆装灵活、便于维修,使维修更换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至15分钟。此项技术改造自2004年1月开始,用了两个月时间,每套杠杆花了400元,共计四套,不到2000元解决了大问题。

   翻车机摘钩杠杆的成功改造,增强了孔祥瑞进一步改造、完善进口设备的信心。

   煤码头的四个转接塔是连续运输中的重要设施之一,而起保护塔内母板作用的耐磨板完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套设备的运行和成本消耗。随着公司大块煤种作业增多,转接塔挡板上的耐磨板受损严重,经常需要大范围更换。换一块耐磨板,一般要用近30分钟,影响生产不说,倘若破损的耐磨板落人煤中,极有可能割裂传输皮带,或是混进货物当中引起货主索赔,后果将十分严重。

   对设备极其敏感的孔祥瑞意识到这是一个必须排除的隐患。通过查看转接塔挡板结构图和对耐磨板现有抗压抗热性能进行试验,他发现原设计未考虑大块煤作业,抗冲击力热摩擦指标仅为每平方厘米50焦耳,而大块煤作业冲击力产生的热摩擦平均为每平方厘米80焦耳。他决定从耐磨板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上下手,通过对各种可用材料进行试验,确定在原耐磨板上加装15厘米厚的网格。网格用阿道斯板做成,利用作业时网格内存储的积煤,就可缓解大块煤对母板的冲击力,减少热摩擦。经过测算,改造后的耐磨板所承受的冲击力热摩擦值由每平方厘米80焦耳降低至40焦耳。自2005年4月1日改造后至今,在大块煤作业中无一例挡板网格发生损坏,实现了耐磨板零更换。仅此一项,每月即可节约材料费3600元,节约维修时间9小时,且避免了维修工高空作业,保障了人身安全。



劳模精神:成就事业的原动力




   单凭上述业绩,孔祥瑞就让人竖大拇指了,然而他的贡献并不止于此。在他身上,除了“知识型”的特点之外,还有传统劳模的“老黄牛精神”,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还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而这些品质,这种精神,是成就他事业的动力和根基。

   由于孔祥瑞长期穿着透气性较差的工作服在码头上奔波,时间长了,渐渐在腰部系皮带的地方沤出了个粉瘤。粉瘤越沤越长,直到影响了正常的行动。孔祥瑞去了家门口的卫生院,大夫说要马上进行切除手术,并卧床静养。恰在这时,孔祥瑞接到通知,与公司总经理一起去河南参加门机采购订货会。门机的制动设备选择方案还没定好,我怎么能歇呀!”孔祥瑞捂着腰悄悄溜回了家。在订货会上,为了寻找最佳的制动部件,孔祥瑞和公司领导奔波于各参展厂商之间协商、谈判,直到最终订购成功。此时,发烧伴着阵阵钻心的疼痛告诉他——由于连日奔波,腰间的粉瘤感染了!在当地医院,孔祥瑞不得不接受了手术治疗。回到港口,长3厘米、深2厘米多的刀口里还下着6块药棉,孔祥瑞一声不响地照常上班,他要盯着设备安装好。夏天,在码头上工作一天的人们都是满身大汗,痛痛快快冲个凉,是工人们驱除疲劳的好办法。但平时爱和大家说说笑笑的孔队长,这几天总是最后一个走进浴室,打上一盆水,自己到更衣室去洗。有好奇的工人留了下来,才发现孔祥瑞身上藏着的秘密。总经理命令孔祥瑞回家休息,他这次却没有往日领受任务时的果断劲了,经过“谈判”达成“协议”:每天仍旧上班,只是不能走出队部,更不能去现场!一个多星期后,门机制动设备圆满安装完毕,试运行获得成功!获知好消息,总经理给队部打去慰问电话,接听电话的值班员告诉他:“孔队长这些天一直在现场调试门机,和我们奔来跑去,真的累坏了......”

   身为一队之长,多少年来,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时候,孔祥瑞总是冲在最前面。2002年的中秋节,下午4点半,正要准备下班的孔祥瑞接到电话:1号门机顶端钢丝绳出槽了!1号门机正在作业的是发往广东电厂的急用煤,钢丝绳出槽意味着煤炭装船作业停止。孔祥瑞几乎是一溜烟小跑来的。从门机底部到顶部有60米高、几百级台阶,梯陡弯多。有风的时候,门机会方向不定地轻微摇动。为了赢得抢修时间,孔祥瑞直接迈上了门机的阶梯。看着他那虎虎有生气的步子,谁能想到他的两个膝盖里都有积液,上一个台阶都钻心地疼!门机最顶端,一圈铁护栏围着个一米见方的小平台,这就是修理人员的工作区。孔祥瑞顾不上危险,一双大手紧紧抓住钢丝绳往怀里拽,门机顶部随着钢丝绳的反作用力越晃越厉害。而这时,孔祥瑞的上半身已悬在平台以外,硬把钢丝绳拉回滑轮位置。钢丝绳很硬,挂在滑轮上不吃槽,让风一吹,又向平台方向倒来。孔祥瑞又俯下身,把右腿从平台的护栏伸出,他要用脚把钢丝绳踩进槽里。一次、两次、三次……在孔祥瑞不懈的努力下,硬邦邦的钢丝绳渐渐复位。门机下面,船方、货主看到故障修复,禁不住鼓掌欢呼!

   从六公司调到煤码头,工资没有提高,责任倒比过去大了,孔祥瑞毫无怨言,一样拼命工作,一样干得出色。他眼闲不住,腿闲不住,脑子更闲不住,大大小小的问题总能被他发现,发现了就要解决,不解决就睡不着觉。他常说:“问题多解决一个,企业生产就多一份保障。”

   每年人冬之前,为防止喷淋用水冻结损坏设备,煤码头公司都要对七台大型机械的喷淋除尘装置进行积水排空。孔祥瑞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因此,他提前动手,针对冬季作业特点展开技术攻关,带领操作一队的队员们对BM1、BM2两条皮带线路进行改造,加装了五台水槽排空泵,使排出的水可直接输人洒水车用于现场喷淋,实现了水资源的二次利用。经测算,对七条皮带的改造共可节约用水1200余吨,节约资金15000多元,实现了粉尘治理、设备保养、降低成本三方面共同受益。

   孔祥瑞的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他在技术上取得的每一个突破,他在工作上体悟的每一点心得,总要传达给团队,变成大家共同的知识、共同的本领。

2005年的一个周六,在公司值班的孔祥瑞发现堆取料机旋转系统制动器不对劲。当天风力达六七级以上,旋转制动器失灵意味着长55米、自重140余吨的堆取料机大臂有在空中画圈的危险。在他的主持下,立即更换了制动器。制动器故障是以前从没出现过的问题,孔祥瑞把拆下的制动器搬回车间,打开以后,发现起制动作用的摩擦块由原来的20毫米磨得剩下10毫米左右,已无法起到抱死制动的作用。在掌握了螺丝和压簧的调节方法后,孔祥瑞对制动器的失灵和维修已了然于胸。周一一上班,他就把副队长和全体维修电工集合起来,组织大家进行现场分析和技能培训,在介绍了原理和亲自示范之后,他让大家挨个儿调节压簧与摩擦块的间距,直到熟练掌握。

   孔祥瑞就是这样,遇到问题不放过,与大家及时分享自己的技术心得,不断提高全队的操作水平和维修技能。同时,他还把自己记工作日志的习惯培养成全队技术骨干的习惯,变为“工作法”,让团队整体受益。正是在他的带动和培育之下,他的团队这些年出了不少人才,其中市、部级劳模两人,七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有多人成了全国和市级技术能手。

   天津港把孔祥瑞确定为“港口工人的坐标”,号召大家向他学习。面对赞扬,孔祥瑞说:“我是个工人,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过就是有一种责任感,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点一滴地做,忠诚老实地做,最大限度地做。我们天津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发展港口,成就个人',只有企业发展好了,工人才有前途,国家才能富强。还有,我胸前的这朵红花是大家给凑上去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每人一朵小红花,到了我身上就变成了大红花。”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工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以怎样的状态、怎样的方式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孔祥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信服的答案。


微 信 微 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