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名家专访 > 查看详情
艺术的力量(二)——田镛承父辈画风,笔绘中国梦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4-12 16:49:27



书画艺术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

书画艺术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

书画艺术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

书画艺术给人以力量。



【编者按】中国书画艺术是我国乃至世界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是一门延续了数千年而经久不衰的高雅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宝贵财富,在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中文宣三百书画院多积极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一直以中华优秀的书画艺术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主旋律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我们将以书画艺术的形式来讴歌伟大的党,以此向党的生日献礼。

       今天,我们刊发《艺术的力量——田镛承父辈画风,笔绘中国梦》。


田镛从小受父亲影响,爱好绘画。父亲田世光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齐白石诸先生,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也是在父亲田世光的影响下,田镛开始了中国画的学习。

起初他对花鸟画颇有兴趣,但父亲田世光却劝说田镛转向人物画。当时解放初期,社会需要反映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画作出现。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田镛决定转画人物。后来,田镛报考了中央美院,可惜因为长期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作画,视力严重受创,高考体检未通过,只能与心中的艺术殿堂失之交臂。落榜美院的田镛决心从事自己喜爱的花鸟画创作,他边画边学,从实践中摸索。因为中国画艺术是具有独特艺术规律,其技法具有很强规律性的,因之历来很重师承,而且对从学者来说,有无名师指点,对于成功与否几乎是决定性的。田镛既有家学渊源的有利条件,自年轻时即得到许多名家的指教1958年,田镛参加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画技法修班学习。1959年,他创作的《竹石伯劳》作品首次入选“北京市美术作品展览会”。1961年,考入“北京中国画院”国画研究生班,随著名美写意花鸟画家王雪涛 吴镜汀、秦仲文、关松房、郭传璋等名师,从传统方式进入学习


富贵迎春图


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创作。1962年,他创作的《海棠黄鹂》“入选北京市花鸟画展”并出版在《中国建设》杂志上。1965年,田镛毕业后留北京市画院为专家画家,从事花鸟画专业创作1972年以来,先后为许多国家宾馆、艺术馆、大剧院和我国驻外使馆等创作多幅花鸟画,并且被陈列、收藏,赴全国各地深入生活写生。

    绘画的意境虽然来自画家主观的创造,但根源还是千变万化的自然与生活。在田镛的作品中,处处感到他在近40年的艺术实践中,有相当的精力是放到努力写生亲近自然中去,这对于他这样既有家学渊源,传统功底较厚的画家来讲是获益匪浅的。如《春雨初晴》大约作于80年代初,是武夷山归来之作,画上新篁凝翠,笋芽怒长,小鸟迎风展翅,画上一派清和欢愉气息,正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欢快的心境。另一件作于壬戊(1982)年的《西双版纳小景》在山花翠竹中,白孔雀悠然憩息,也是十分祥和愉悦气氛。有些作品可以评为“清丽”。这是工笔画中很高境界

三友图


田镛的艺术,即能熔工写于一炉,别有一番潇洒俊逸的情致,和北方有些严守师承技法,注重功力型的工笔画家相比,田镛追求的似乎是更重情趣、意境和韵致。给人的感觉,多年来看田镛的工笔作品,总是在轻快自如中体验到或丰美、或清幽、或温润、或灵动的美感。其在创作上继承了宋元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结合了个人感受与新的技法,于严谨的工笔画中结合写意与泼墨画风的生动活泼,注重意境的特色,力求于平凡中显新奇。追求艺术的巧妙、精湛、清新、意趣,在花鸟画上寻求以形写神的效果。“出自工笔名门,作品清丽,追求情趣、意境和韵致。”这是业界对田镛的普遍认可。

田镛善学而勤奋,虽然出身名门,却没有完全罩在尊翁田世光先生的大树荫下。我们看到他一方面学习继承了老先生翎毛花卉的高雅技艺优美风格,另一方面,他又掌握了王雪涛先生意笔花鸟的灵动、潇洒、准确、传神的本领,所以他的一些小写意作品也颇见功力,更重要的是,他在向王雪涛 吴镜汀、秦仲文、关松房、郭传璋等先生学到的东西最终会在自己的艺术中浮现出来。同时可见他作画不拘一格、潇洒爽朗的画风,大致也源于此。

1998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田镛仍怀着对中国画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坚持创作,同时他还在老年大学继续教授花鸟画山水画,为北京市的美术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20年6月20日,田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集团全体同仁、中文宣三百书画院全体书画艺术家对田镛院长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我们永远怀念田镛先生,他的音容相貌永在我们心间!


田镛作品


田镛作品


田镛作品


田镛作品


田镛作品

微 信 微 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