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创产业 > 查看详情
博物馆文创:“网红”进阶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9-04 09:25:49

当上百岁的博物馆遇上年轻的90后,谁会先“爱”上谁?

小巧可爱的大秦勇士星钻积木,隽秀清雅的秋兴八景图笔墨套装,飘逸华美的敦煌壁画图案丝巾……

近日,首届天猫新文创大会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多家文博机构展出的文创产品设计感十足,吸引了许多人观赏、拍照。

一个明显的信号:博物馆文创“火”了,圈粉无数。

文创产品“破圈”

随着文博行业发展和全社会消费升级,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文化消费领域“新宠”。《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两年电商平台文创产品成交规模爆发式增长,淘宝、天猫平台2019年的成交规模相比2017年增长了3倍。


过去一年,淘宝、天猫博物馆旗舰店的累计访问量达到16亿人次,是全国博物馆线下接待人次的1.5倍,其中有1亿用户是“90后”。不知不觉间,文创已成为链接博物馆与年轻人的新方式。

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网红”故宫的进阶之路。从2010年故宫上淘宝开店,直至2019年“故宫文具”建立,从正儿八经售卖周边到“卖萌”高手,故宫的触网之路是中国博物馆文创演进史中最具代表性的缩影。


这位近年来文创圈“最靓的仔”,每次一有“动作”都备受关注,故宫口红、故宫初雪罐等跨界网红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售罄,火爆程度不亚于热门大品牌。也因此,“故宫模式”成为博物馆纷纷效仿的文创模式,传统博物馆开始越来越“潮”。

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唐妞系列、国博推出了宪宗元宵行乐系列、苏博玩起了吴文化……文创产品从质量到设计双双迈上了新台阶。博物馆里售卖的产品再也不是毫无亮点的“旅游纪念品”,而是把文化内涵和产品的实用功能结合起来,更加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更加注重艺术美感。


博物馆“逆生长”

这是“忽如一夜春风来”?不,“破圈”从来都不是随随便便能成功的。

看硬件,传统博物馆都是在“四堵墙”之内,更别说还有地域限制,走进年轻人的视野何其难;看软件,消费者与传统博物馆之间也有一堵“无形之墙”,博物馆一直都面临着文创产品品类单一、供应链薄弱的难题。

如今,博物馆呈现“逆生长”之势,文创产品市场愈发生机勃勃。天选之子?那也是由多方面营养补给而成就的。

比如,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2016年底,《“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首次把数字创意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五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各类各级文化事业单位,走上互联网平台,更好地把中华文化传承下来;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旨在顺应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系列相关领域政策的支持,助推博物馆文创产品走上发展“快车道”。

比如,消费升级的驱动。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我国的消费格局已由基本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消费者文化需求日益提升,博物馆参观等文化服务消费人次同步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实物产品蕴藏的文化和价值认同,文创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故宫展出《千里江山图》

再比如,高新技术迭代下的自我转型。大数据、虚拟现实、3D打印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带来了传统文博机构难以实现的效果。乘着这股技术的东风,博物馆也开始了或“触电”或“触网”的自我转型,“集体上网潮”链接消费者与品牌的跨界合作玩出“新意”,《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等综艺注入“活力”,博物馆文创实现了“换道超车”。

政策引导、消费升级、自我转型、技术更新,这些动力缺一不可,共同成就了博物馆文创产品今时今日的“高颜值”和“高人气”。

博物馆文创为啥这么火?上述原因也不会是全部答案。追根溯源,文创产品是博物馆的符号,根植于博物馆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品牌感召力和消费吸引力,归功于博物馆文创“本土原真性”的文化“赋魅”。

这才是博物馆文创越活越年轻的终极“秘诀”。

“国潮”崛起正当时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有效开发,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有效路径之一。

但,“活”起来,也“火”了,然后呢?

回过头来看这组数据:8月15日,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联合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显示:全球的博物馆正出现“集体上网潮”,目前,已有24家博物馆入驻天猫,仅故宫就在淘宝天猫开了6家店。


再想想看过的买过的书签、胶带、冰箱贴……作为消费者群体,敏感的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当大批博物馆文创集聚线上,文创产品同质化、良莠不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怎么破?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创、建立艺术授权体系、努力打造“博物馆文创事业生态圈”、完善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办法自然有很多,笔者无意展开和赘述。

在此想重申的是“文化自信”。

博物馆文创是一个舶来概念,中国的博物馆文创历史并不长,目前“试水”出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未来随着市场的成熟会越来越好。

而文化是文创产品的核心。博物馆是文化资源的“管理者”“发掘者”与“初步整理加工者”。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开掘好、利用好、传播好文化“富矿”,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潜力将会是无限的。


好的博物馆文创把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这不仅仅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有机会和条件成为新的历史阶段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发力点”,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更有深远意义。

“国潮”的风,应该刮得更猛烈一些。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得以传承,并让海外消费者也开始青睐中国的文创产品,这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对此,我们应有足够信心,也万分期待。

微 信 微 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