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创产业 > 查看详情
曾在台北故宫讲文创的陈仁毅:中国最缺“中国风”创意设计人才
来源:      作者:      时间:2021-06-09 12:56:17


从跳芭蕾的年轻人到中式家具设计师


用网络流行语来说,陈仁毅的人生相当“斜杠”:他是艺术品顾问公司的老板、家具设计师、苏富比拍卖公司顾问、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讲师。而回到30年前的起点,他是一名跳芭蕾的舞蹈专业学生。


学芭蕾舞专业毕业后,面对“养家糊口”的压力,陈仁毅选择了艺术品市场。让他自己都觉得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头扎进去,自己不仅成为一名艺术品鉴赏专家,还成为“过去30年中国艺术品的现场目击者”。


但在醉心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沉淀下来的艺术品的同时,他也不断在追问:意识到,艺术品沉淀的是过去文化中的美好,当今的美好在哪里?


沿着个人兴趣,陈仁毅开始了摸索:做艺术品鉴赏和顾问之余,他着手设计中式家具。



他的作品颇为独特,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还有一种特别的线条美感。


陈仁毅将此归功于早年舞蹈训练带来的“空间”感,“我把建筑想象成舞台,我把每一件家具想象成舞者,在一个空间里面,让每件家具上面有一个好的姿态,好的线条延伸,有更好的比例和尺寸。


”陈仁毅对明代家具情有独钟,在他看来,中国的明代家具从设计到文化在全球都属“顶尖中的顶尖”“经典中的经典”,“600年前,中国家具文化在机能、结构、材料、风格、系统等方面都已经非常完备。


”但陈仁毅也表示,600年前的经典已经跟不上当前的时代,他又尝试着创新:将书法等元素融入到家具设计中。在他看来,着不仅是家具设计行业的需要,当前,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进行进一步创意设计,才有可能能形成一些可以沉淀下来的作品,体现新时代中国的美感和特色。



当代中国最缺乏“中国风”创新设计人才


陈仁毅的另一个身份,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化与创意产业讲师。他告诉南都记者,台北故宫博物院曾被视为用文化创意推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他也曾做过与台北故宫文创相关的项目。


在陈仁毅看来,文化创意尚需经过“一步步走、一步步升级”的过程。


“毕竟每一年去故宫参观的人这么多,需要一些旅游纪念品。所以现在大量的焦点是放在旅游纪念品这部分,所以大家看到的可能故宫的文化创意中的细枝末节,但未来故宫博物院还会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陈仁毅说。


但在肯定文创价值的同时,陈仁毅也有忧虑:做创新设计的人有很多,但“中国风”的设计人才最为紧缺。


在他来看,中国过去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堪称奇迹,但除了经济等硬实力,关于生活品味、教育和文化等方面还颇为缺乏的,急需“让更多人投身当代的中式设计,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创意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发扬要解决“做”、“怎么做”和“做什么”


陈仁毅坦诚,过去10年在中国大陆所见所闻让他相信,未来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扬必将从大陆开始。


“现在大陆很多年轻人对文化、生活和生活的本质都在投入,比如茶文化、香文化、花艺等,这些都是从生活的、从简单的、从与切身有密切互动的开始改变,这十年我在大陆看到了年轻人的希望。


”他认为,复兴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怎么做、做什么是不能跳过的问题。


“做”是发掘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在消失、退化的文化知觉;“怎么做”是训练自己捕捉美感的能力;“做什么”则是不断练习从传统到创新的所有事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最终沉淀后形成新时代中国的美感和价值。



陈仁毅建议,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应的课程来实现,更主要的是要靠博物馆公共教育,除了依靠政府的推广,民间机构也可以发挥作用,带动公众的文化知觉。


但同时他也对当前博物馆的现状流露出担忧。“很多博物馆的内容是空的,用它去教育反而可能有负面效果。所以要回到源头,把博物馆要做的事情理清,把博物馆建立的更完善、更精致,成为中国的文化的载体。”



在他看来,文化不需要去争,而是应该去做,做到一定的品味和质感后,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和肯定。

微 信 微 博 返回顶部